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:讓你變聰明、變強大的宇宙自然法則
07 大家的加速度都是一樣的:重力無所不在
第一天上路西鐸老師的物理課,他要我們叫他「教練」。他很認真地解釋說自己並不是要來教大家物理,然後評量有沒有學好,而是要帶領我們成為物理學的巨星。接下來,他要我們分組,拿著碼錶和皮尺測量重量加速度。
教練告訴大家,要用不同大小、不同質量的物體做實驗。我們把鞋子和鉛筆的重量記錄下來,乖乖地一個接一個讓它們從走廊掉到下面的庭院。碼錶準備妥當後,高喊「就位」,然後等到確定沒人經過,再喊「沒人了」。測量物體掉落的距離和時間,就能算出它的加速度。
我們知道,物體掉落的初速度為0。教練要我們算出一個重物在離手後,每秒會增加多少速度?比較輕的東西又是如何?等我們把答案全都算好,才發現這問題是個陷阱。每樣物品加速的速率都一樣,不管它的質量有多少,解答只有一個:9.8。意思是一件物品往地面掉落時,每秒會增加多少速度(公尺/秒)。 我們抗議:「羽毛和貓掉下來要比石頭慢得多。」教練的回答則是:「那是空氣阻力造成的結果。」貓掉下來的時候會把四肢伸展開來,像滑翔翼一樣,讓速度慢下來。要是沒有空氣的話,貓再怎麼伸展,也不過和狗一樣。沒錯——像隻狗。那真是對貓的嚴重侮辱。
路西鐸教練解釋,伽利略讓不同大小的砲彈從比薩斜塔掉落,證明了重力(你也可以叫它「引力」)是公平的。我們拿鞋子和鉛筆從高處落地,就能得到和伽利略一樣的發現。加速度都是一樣的。
除了公平,重力的頭腦也很單純,它不在乎其他特殊狀況。如果你手拿一顆子彈讓它往下墜,它會跟你用左輪槍在距地面相同高度射出的子彈同時落地。你射出的子彈一直往前飛,在落地之前水平走了一大段距離,但仍然會和從你手中掉落的子彈以相同的速率墜地。
伽利略是所謂的物理學教父,而第一位真正的物理學巨星是牛頓。說他是位巨星,因為他除了發明微積分,並為運動定律和重力下定義之外,還符合其他條件。他留了一頭長髮、脾氣相當暴躁,而且很好強、極富創意。另外,聽說他每回演講都要吃特定品牌的杏桃口味茶點和蘋果酒——但這項傳聞並沒有得到證實,我也沒實際見過牛頓演講的預約單。
就和每位傳奇人物一樣,巨星牛頓有好多小故事到處流傳,對錯無從證實。你可能聽過一個,就是他坐在蘋果樹下發生的事。有顆蘋果掉了下來,打在他的頭上,他開始思索那蘋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:有什麼力量作用在蘋果上嗎?宇宙中的每個地方都有相同的力在發揮作用嗎?
不管牛頓和蘋果究竟出了什麼事,但我們知道,在任何正常人早就把掉下來的蘋果拿去做蘋果派的時候,牛頓一再深入思索這個神奇的力量。他想出了重力的一般公式:宇宙中每個物體都會彼此吸引。這真是從掉落的蘋果跨出了一大步。每個物體都在拉其他物體?地球的質量在拉蘋果,但蘋果的質量也在拉地球嗎?沒錯,牛頓就是這麼說的。不過,既然各物體所展現的拉力和它的尺寸比正比,地球就不太會受蘋果那點質量影響。但另一方面,蘋果卻被用力地拉向地球。
那麼,如果相同質量的兩個物體彼此相吸會怎麼樣?擁擠的房間裡,你的質量對其他每個人都有作用,但為什麼你們不會撞成一堆?這麼說好了,由於物體都會互相吸引,而附近最大的物體要算是地球,因此地球吸住你的力量要比人與人之間相吸的力量大得多。
跟我們很小的身體或是小到不行的蘋果比起來,地球的質量實在是大到不像話。正因如此,能發生效用的似乎就只有朝向地球的拉力。
搖滾巨星善用重力
重力堅持對於所有質量一視同仁。下回你上臺演唱時,如果想做個耍帥丟麥克風的動作,或是想從舞臺往下跳進觀眾席的話,它可以助你一臂之力。
首先你要確定已經熟悉以下動作:雙手往身體兩側打開時,可以很快把無線麥克風從這手拋到另一手。你可以在家裡客廳先練習練習。
這動作很帥,而且相當容易,只要你能維持直視前方,只靠眼角餘光看到左右手。然後使勁一甩,讓麥克風從前方飛越。
接下來,從舞臺直直跳起,然後落地。如果你還是在客廳裡練習,那就從沙發上起跳。直直往下跳的同時,繼續把麥克風放在兩手之間來回拋;就跟你靜止站在舞臺上不動的時候一樣容易接住。你身體的質量雖然和麥克風不同,落下的速度卻是一模一樣。
你把麥克風從身體這邊水平拋往另一邊的時候,重力會在垂直方向施加它一貫的拉力,絲亳不去管水平方向發生了什麼事情。像這樣做事真是心無旁騖。所以說,假設你有辦法在一次跳躍中把麥克風來回拋好幾趟,只要兩腳一樣跳起,一樣落地,絕對都能穩穩接住麥克風,而且看起來真的是酷斃了。整個程序就像這樣:唱─跳─拋─拋─落地─合音─從前排蹬回臺上─唱─合音─大結尾。重力和前排觀眾都會幫你的忙。
狙擊手的科學
有經驗的長距離射手十分熟悉重力的影響。他們知道,當子彈「咻」地飛往目標時,彈道會漸漸往下掉。如果是近距離射擊,子彈落下的時間有限,重力的作用也就能略而不計(別講太大聲,重力不喜歡被忽略)。但如果目標很遠,重力就有時間對子彈施展加速度,並且累積成實際的垂直距離。
如果你正準備營救被某個小島暴君抓去的人質,了解重力的這項特性會對你們很有幫助。舉例來說,你和隊員一直在監視囚禁人質的那幢小屋。人質用化妝鏡對你發送摩斯密碼。他們表示:過得還算不錯,只是每天見到荒唐暴君誇張的髮型卻要忍住不笑比較難。你們相距110公尺,你已經準備好要救出人質,卻不太確定怎麼做。夜幕低垂,人質發出「熄燈」的信號,你知道他們需要把外頭的燈弄熄,黑漆漆的才好逃命。你無法靠近電源,所以必須把建築物前方的探照燈打滅。
就你所知,距離是110公尺,而你發射的子彈會以每秒914公尺的速度飛出去,很快地把單位轉換一下,算出子彈的飛行時間大概是0.12秒。在這0.12秒當中,重力會把子彈往下拉7.06公分。於是你瞄準探照燈上方七、八公分的位置,把燈打壞,人質們拚命從裡頭逃出來。
由於暴君堅持守衛跑的時候頭不能亂動,而且脖子要挺直,因此人質們很輕易就能跑得比衛兵還快,逃到安全地帶(當然,你也可以直接射衛兵,不過那不好玩。被迫像鴕鳥一樣跑步已經算是懲罰了)。
力場的影響:無處可躲
考量重力影響的時候,可以用重力場來想像,不過這並不是什麼真正的場地,比較像是影響範圍。譬如說地球表面,很明顯是一個受地球質量所造成重力場影響很深的地方。地球的重力作用會往太空延伸出去——太陽、木星還有所有其他行星都一樣。離那些拉著我們的大東西越遠,重力就會越弱,因此我們站在地表上的時候,木星的重力作用就可以忽略不計。在地球表面受地球重力場的影響最大,當我們跳舞或踩著高跟鞋走路時,也只需要考慮這項。
當某個男人帶著濃濃的古龍水味走進房間時,我就會想起「場」和「作用力」。越是靠近那男人(古龍水香味的來源),越能聞出混合了佛手柑與杜松的香氣。如果你走到離他較遠的位置,仍然待在古龍水的場中,就只能嗅出一點高調的橙香。如果所有人都離開那房間,只剩那男人獨自一人調整著袖扣,請問古龍水的場還在不在?就和重力場一樣,答案是:還在。場一直都在;只不過沒人體驗到它的作用。
生活物理學:人人都受重力作用
每次上物理課,路西鐸教練就會選一位同學,要他把上次作業的答案告訴大家。被挑中的同學可以從教室四面都有的黑板中選一塊,用公式、箭頭和火柴人圖畫寫出答案。如果被點到的同學不知道答案,班上其他人可以出聲,告訴他數字和公式。教練只有在全班都卡住的時候才會幫我們解決問題。
每天我都看著同學站在黑板前:卡洛琳矯正過的牙齒整整齊齊、萊恩全家去夏威夷度假回來曬得黑亮、吉兒的香奈兒包包上掛著積架跑車鑰匙。他們努力弄懂行星的軌道運行、花式滑冰,或是加速前進的競速雪橇,但有時候我會比他們更早知道答案。我有種感覺,即使這些人似乎在人生的道路上占了先機,重力還是會拉著他們往下。也許我們生在不同的家庭背景,卻還是要接受同樣的宇宙定律。在黑板上或生活中弄懂這些定律,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簡單的事。
在黑板計算的時候,不管是誰,只要用到重力,都是同樣的數字:9.8公尺/秒2。這世上還有重力,以同樣的加速度拉著萬事萬物,毫不妥協。它就像學生餐廳裡的安妮修女一樣——不能插隊,也沒有免費的冰淇淋。
回到高一,上《新約》課的時候,艾蓮諾修女就說過:「我們都以為自己受的苦最深。」她看著教室裡的每一個人,同學們的表情裡連一絲懷疑都沒有。不管艾蓮諾修女或聖保祿說過什麼,我很確定自己承受的要比其他同學更多。如果是孤兒院或貧困的鄉下出身,這我當然比不過,但在這教室絕對無人能及。然而,到了四年級,我已經知道同學們過的日子未必比我輕鬆。一位同學的弟弟得了白血病過世,另一個同學的爸媽在她高二時離婚,還有一位同學家裡宣告破產。我曾去過那幢豪宅,大廳放了一架平臺鋼琴,一進門就有水晶吊燈,卻因為沒錢付帳單而被水公司斷水。我們在她家後院、給妹妹用的嬰兒泳池裡洗手,她頭低低的不敢看我。隔年她就轉學了。
學校裡有好幾位女孩瘦到不行,結果開始掉髮,臉頰凹陷到恐怖的程度。她們午餐時只喝健怡可樂,骨瘦如柴的手指握著鉛筆,除了追求完美身材,又要追求好成績。
我開始構想一條相當冗長的等式,希望人的一生加加減減後還是可以平衡。等式的左邊是我還沒出生,生父就在越南為國捐軀;右邊是他的撫恤金成為女兒(也就是我)上大學的費用。再回等式左邊,我媽神祕的癲癇發作連醫生都束手無策;另一邊,她對我完全信任,讓我好幾次假冒她的簽名請假—這都是因為我能照顧自己才贏來的。這條冗長的等式一邊是好,一邊是壞,人的一生一定會平衡過來。如果沒有平衡,至少我知道好的或不好的我都遇過。
就算是最幸運的人也逃不過重力作用。當然,富二代可能有既美貌又具權勢的父母,可是你不也活得好好的嗎?也許他出生時含著金湯匙,而你只能唱〈金包銀〉,但是我們呱呱墜地時的加速度都是一樣的。
物理練習
一、假設你把0.9公斤的水球丟出窗外,1.5秒後才落地,請問爆開時的速度是多少?如果是6.4公斤的水球又如何?
加分題:你丟水球的窗戶高度是多少?
解答:0.9公斤的加速度是9.8公尺/秒2。也就是說,在空中每待1秒,速度就增加9.8公尺。水球飛行1.5秒的過程當中,會加速到1.5×9.8=14.7公尺/秒。6.4公斤的水球會以一模一樣的方式加速,當它落地砸破時的速度也一樣是14.7公尺/秒。
加分題答案:水球的速度從0加速到14.7公尺/秒,把14.7公尺/秒除以2就可以算出平均速度。把大約7.4公尺/秒的平均速度乘上飛行時間1.5秒,就可以算出窗戶高度約11公尺。最佳的丟水球高度。
二、伽利略贊同哥白尼所說「地球繞著太陽轉」的說法,而與天主教會的「天動說」有所衝突。由於教會認為我們所處的這個地球是神所創造、偉大且榮耀宇宙的中心,因此「地動說」實為大逆不道(一九九二年,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伽利略「遭錯誤定罪」,用我的話來說就是:嗯,對,我們搞錯了,糟糕)。
已知太陽的尺寸(巨大)、地球的尺寸(沒那麼巨大),以及無所不在的重力。那麼,為什麼會是地球繞太陽轉,而不是反過來?
解答:所有行星都繞著太陽系的質量中心打轉。由於太陽是我們這個太陽系裡最大的天體,也就表示它很靠近這質量中心,行星才會這樣轉圈圈。所有質量都會彼此施加引力互拉,但這場拔河最後是質量大的獲勝,質量較小的動得多,質量大的動得少。
行星也是一樣。它們對太陽質量的反應很明顯,而太陽對於其他行星質量的反應微乎其微。談到引力的時候,噸位決定一切。大隻佬獲勝。
試著做做看!
叫一個朋友騎著摩托車直接衝出碼頭。確定駕駛並沒有往上或往下傾斜,而是水平向前衝。當摩托車離開碼頭的同時,拿一顆小石子往外丟。哪個會先落水?
解答:它們會同時撞擊水面,以及,打119求救!你怎麼可以叫朋友做這種事?你怎麼沒想到運用這種說服他人的能力做些有意義的事情,像是鼓勵別人去捐血?或者,下次你只需要拿一大一小兩顆石頭從碼頭往外丟,就能看著它們同時落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