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:讓你變聰明、變強大的宇宙自然法則
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:讓你變聰明、變強大的宇宙自然法則
close
商品編號:T0500044

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:讓你變聰明、變強大的宇宙自然法則

Physics for Rock Stars: Making the Laws of the Universe Work for You
作者原文名 Christine McKinley
譯者 崔宏立
出版日 2025-06-01
定價 $330
優惠價 79折 $261
  • 分享至
數量
加入預購品
預計出貨日:2025-05-28

內容簡介

★難得一見的科普作品,長銷10餘年不墜!
世界多變、人心難測,但物理定律不會變,還能為你我的人生全面效勞! 

牛頓定律不只是關於運動,更可幫你走出失戀;
浮力法則不只讓物件載沉載浮,也可以幫你找出生命支持系統;
熱力學不只是能量守恆,還能教你如何面對職涯抉擇、生命不空轉…… 

無論你是科學愛好者,或是數理恐懼者,還是一心只想把世界看得更透澈,
本書都會讓你愛不釋手、大呼過癮! 

成大教授&暢銷書《自己的力學》作者/洪瀞、
北一女中物理老師/簡麗賢、
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/高崇文、
臺中女中物理教師/陳正昇、
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/林秀豪、
東海大學應用物理學系教授/施奇廷、
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&《量子熊》科普頻道主講/許經夌、
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/洪萬生、
怪奇事物所/所長、
「跟著鄭大師玩科學」版主/鄭永銘、
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書作家/布拉德.梅爾轍、
廣播節目《科學博士》主持人/丹.考菲、
《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》作者/柯爾——誠心推薦 

【內容簡介】

不管你是好奇心旺盛的青少年、熱愛學習的成年人,
還是曾在高中物理課上掙扎求存的人,
這本書都能讓你一邊大笑、一邊點頭,最後驚呼:
「我居然真的懂了!」 

你想打破對物理的成見嗎?

忘掉那些枯燥的教科書、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,還有那些讓你在課堂上直接放空的專業術語……

身為工程師、音樂家和電視節目主持人的作者克莉絲汀,人生閱歷豐富,創作力強,她利用機智幽默的筆調,介紹物理學的基本原理,並讓人發現:物理不只可以理解,還和你的生活息息相關!

從本書中,你不只會明白什麼是加速度,還會知道如何運用它為自己爭取優勢;了解原子的吸引與鍵結,知道自己適合和哪一種類型交往;理解浮力法則,學會找到自己的支撐點;還能知道別和重力對抗,人生才能走得輕鬆。

★★★★國內外名家,好評不斷★★★★

.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指南,幫助你培養清晰且有系統的思維方式,洞察事物背後的秩序與意義。誠摯推薦給你。這本書將帶來深刻的啟發。——成大教授&暢銷書《自己的力學》作者/洪瀞

.本書對高中物理學的論述與說明,十分貼近高中學生的生活經驗,用字遣詞也非常「在地」,彷彿對著一群姊妹淘,在講一些貼心私密的悄悄話,鼓勵她們在令人眼花撩亂的眾多選項中尋找方向時,物理定律或許就是可以站穩腳步之所在。——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/洪萬生

.本書從生活中取材,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描述科學概念,融入科學家的思維,物理在生活中,生活中有物理,值得閱讀。——北一女中物理教師/簡麗賢

.請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吧!透過本書作者的介紹,讓你與物理學中的那些最偉大的思想真正相遇,然後再告訴我物理會不會比占星更適合做為你的人生指南。——臺中女中物理教師/陳正昇

.這本書雖然行文輕鬆詼諧,但是它的訊息既嚴肅又切中時弊,我個人非常推薦它,特別是還在就讀中學的年輕朋友們。——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/高崇文

.當你懂得用物理的眼光看世界,連喝飲料、談戀愛,甚至面對人生的混亂,你都能發現別人看不見的樂趣與智慧。學會物理,才能真正「享受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」——畢竟,連宇宙都乖乖照著物理定律走,你怎麼能不來點物理視角,讓人生更加順暢有趣?——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&《量子熊》科普頻道主講/許經夌 

.我對物理一竅不通,但這本書會教你物理知識,並提醒你什麼是真正的巨星能量。這本書既是回憶錄,也是教科書,而且非常酷!它絕對向每個人都證明了物理學的實用性和美妙性。——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書作家/布拉德.梅爾轍

.本書充滿熱情、機智,並帶有一些諷刺來讚美物理之美,想像一下理查.費曼寫短篇小說的樣子就知道了。這本書絕對不是書呆子對物理學的單純崇拜,而是光明、樂觀、自我實現的科學性描述。——廣播節目《科學博士》主持人/丹.考菲

.作者以「科學的行為藝術」來描述物理學的種種定律。書中的一些方程式不僅增添了趣味性,也加深我們對物理的理解,就連測驗也能讓你捧腹大笑。——《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》作者/柯爾


【作者簡介】
克莉絲汀.麥金利 Christine McKinley

作家、音樂人、機械工程師,還是歷史頻道最受歡迎節目之一《布拉德.梅爾轍揭祕》(Brad Meltzer's Decoded) 的主持人。
工程職涯超過二十年,參與了發電廠、半導體設施、醫院和學校等多項建築設計與管理,客戶包括英特爾、洛杉磯社區學院區、太平洋瓦斯與電力公司等。
除了工程與寫作,她創作的音樂劇《葛雷西與原子》探討了生命、死亡、物理學與天主教學校的主題,更榮獲波特蘭戲劇獎的原創音樂獎。
她積極鼓勵女性從事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藝術與數學(STEAM)領域的活動,曾在賓州州立大學約克分校的「探索STEAM 職業路」活動中擔任主講嘉賓,分享自身經驗。
她的人生閱歷豐富,以其多元的背景與熱情,致力於打破對女性科學家的刻板印象,並以創新的方式推廣科學知識,對科學教育與性別平等做出了積極貢獻。 

【譯者簡介】崔宏立
以陪小孩玩耍為業、翻譯為樂,讀書為了休息,費力只求放鬆,日日逐貓暖腳,夜夜揉麵練拳。翻譯作品有《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》、《為什麼我們經常誤解人心?》等書。

看更多

規格

商品編號:T0500044
ISBN:9789861374819
EISBN:9789861374796
256頁,25開,西翻,平裝,套色
看更多

電子書

歡迎於Readmoo、Kobo、Google、BookWalker、Hyread、Pubu、momoBOOK、UDN讀書吧、TAAZE讀冊、灰熊iRead、博客來、誠品、金石堂、三民、PChome洽購電子書

看更多

目錄

作者的叮嚀
推薦序 物理也有濃濃的人間味 高崇文
推薦序 從邏輯思維到科學素養 簡麗賢
各界推薦
引言 沒有比物理更好用的人生模型

1.驗證你的假設:科學方法
2.空間是爭出來的:大自然最討厭真空
3.數字不但實用,還很優雅:數字不是用來害怕的
4.人生切莫空轉:能量守恆定律
5.知道自己是哪一型:原子的吸引與鍵結
6.SOS!在荒野求援:理想氣體定律
7.大家的加速度都是一樣的:重力無所不在
8.用工程方法規畫人生:力與力圖分析
9.幫自己找跟槓桿:機械利益
10.愛你的一切,愛你的疤:摩擦力
11.開車請繫好安全帶:運動與動量
12.讓宇宙定它的規矩
13.想辦法別讓自己沉下去:浮力
14.即使逃命也要很有型:流體
15.人生的混亂在所難免:熱力學第二定律
16.光速與音速也能救你一命:波
17.一飛沖天需要累積能量:物質的相變
18.愛迪生與特斯拉的啟示:電磁力
19.培養神祕感:飄忽不定的電子
20.尊重其他觀點:相對性
21.享受漫漫旅程:四種基本作用力

後記 和宇宙定律一起跳舞吧

看更多

引言 沒有比物理更好用的人生模型

物理是最迷人的科學。當然,你可以說生物學都在講傳宗接代的事情,而化學則光是名字就夠讓人臉紅心跳,但如果講到宇宙的指導原則,那非物理學莫屬:好比運動、能量、重力和熵等定律的確主宰了一切,一點都不誇張。它們不但勝過其他定律,還預示了其他活動。物理學迷人之處就在於此——牢牢掌控一切。

和物理站在同一陣線是件保證值得的事。如果把運動、能量、重力等基本定律運用在生活當中,不但可以變得更聰明、更成功,而且還會更漂亮。這一點我再清楚不過。假設你本來就是個可愛又聰明到不行的人,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夠好,但物理還是可以幫你達成目標。徹底理解物理定律,不僅有助於進行無懈可擊的高空跳水、第一次在火車車頂上打鬥,也有助於養成平衡且合理的個人生活——嗯,我保證。

如果你不覺得現在的自己特別聰明、成功或迷人,值得信賴的物理定律一樣對你大有助益。它們會提供你穩固而安全的落點,並保證你能找出人生的目標、勇敢追尋。

真正的安心、優雅以及成功,就是以此為開端。我對物理學的信仰來自經驗。物理學的定律引導我,從一名神經兮兮的七年級小朋友(而且還吸著沒濾嘴的駱駝牌香菸,像個焊接工人一樣髒話連連),搖身一變成為工程師、作家、電視節目主持人,以及音樂人。

我完全能夠理解你高中或大學時不想念物理的心情。那是個十分忙碌的階段,除了要適應不斷變化的身體,還要學很多生活技能,像是如何計算複利、學開車,以及接吻,很難留一點空間注意物理課。就算你很認真上課,老師講的當然也和你的目標沒什麼關係:想當個鼓手、密探,或伸展臺上的時裝模特兒。你並不知道,物理定律可以幫你做好從事任何職業的準備,即使是就業輔導室櫃檯上那些宣傳單沒列出來的職業也行。

愛上科學永不嫌遲

如果有吸引人的角色典範,科學、數學還有工程,就會成為年輕學子選擇科學相關職業的強烈動機。我很幸運,遇上一位有著雲遊四海、宣教傳道般熱情的老師。就算你錯過機會,沒遇上一位愛好物理學的良師,也還不算太晚。可讓人崇拜、模仿、學習的科學家並不算少。

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,當然是愛因斯坦。他周遊列國,對法西斯主義者及宗教狂熱分子提出質疑,而且還是個情聖。接下來要提到的科學家你未必全部認得,不過物理學界的其他巨星也跟愛因斯坦一樣酷。堅決獨立思考的伽利略、嗜用鴉片的牛頓、叛逆的居里、愛逗人笑的理察.費曼,以及留下可愛嘟嘴照片的波耳。這些人可能沒那麼有名,可能沒得過諾貝爾獎,也可能單純因為才華洋溢又專注工作而有太多年輕情人。我認為他們是成功人士,因為他們明瞭物理定律,而且在生活的每個層面都奉行不渝。他們知道,宇宙的劇本早就詳細寫好,並且將熱情全部投注於研究這份劇本。

這麼一來,你就可以更努力地效法這些了不起的天才,而我會協助你理解物理定律,並運用在生活中。我在每一章都會解釋一個物理概念,用的是我高中時代那些超棒的怪咖老師傳授的方法,也就是聖若瑟修女會創辦的天主教女子學校——卡倫德萊高中的老師們。接下來,我會讓各位看到如何在生活中實踐這些概念,不論你是搖滾巨星、密探、狙擊手,或是競速滑輪賽的MVP。我有這個資格,因為我是個機械工程師。我們就是這麼過的。我們學到科學概念,並讓它們發揮功能。

科學家VS.工程師=天使VS.傭兵

在達文西那時代,科學家和工程師並沒有分得那麼清楚(唉呀,達文西那時代,甚至連科學家、藝術家、哲學家跟鐵餅選手都沒啥區別)。如今,我們的教育和經濟系統迫使大家必須選好道路,科學家或者工程師,只能二選一。只要覺得有必要,我們隨時可以換跑道,或是從岔路走到另一個領域裡逛逛,但一般來說,這兩個學科之間還是有所差別。要想知道差別在哪裡,倒是有條捷徑可走:科學家樂於探索自然定律,卻不太知道真正要找的是什麼。他們帶著童稚的好奇心穿上實驗衣,忙得沒時間約會,是一群笨手笨腳的蒼白天使。

工程師是物理學的傭兵,我們把那些乖寶寶科學家發現的知識拿過來,做出人們真正需要的東西——汽車音響、衛生棉條,還有導彈。

但我必須說,這項定義是由某位偏見很嚴重的工程師所提出的。科學家可能會把自己描述成「追求絕對真理,且絕頂聰明的純粹主義者」,認為工程師只對賺錢有興趣,因為他們膚淺、缺少靈魂,也不是真的關心人類的進步。身為工程師,我的回應是:這不全是事實。沒錯,我只對賺錢有興趣,但不是只要賺錢就好,我也想要有絕對的力量。

舉幾個例子來說,工程師分成機械工程師、電子工程師、結構工程師、土木工程師等,但我們一開始仍算是個科學家。首先,我們必須學習基本的能量定律、重力定律、熵、運動定律等。學習的過程中,我對它們的信任要比對任何人、任何哲學思想更深。我在物理學定律當中探尋典範,它們也為我的個人抉擇提供諮詢。我變得更勇敢、更有自信,參加派對時也更樂於和別人聊天——如果你也想聊聊熱力學定律的話。

本書的物理學任務

人生也許是易碎而不可靠的,人們也有可能發狂失控,但另一方面,重力、運動、能量和物質的行為舉止卻會以穩定且可度量的方式為之。了解這些定律,你就能在這一團混亂的世界裡擁有堅實的立足點;企圖在令人眼花撩亂的眾多選項中尋找方向時,也能有個地方站穩腳步。當你知道該如何運用物理定律理解旋轉的齒輪和自轉的行星後,還可以進一步運用在個人生活:鍵結在一起的原子是了解浪漫愛情如何發生的最佳模型;水沸騰變成蒸汽的過程,提醒你在人生不同階段轉換時要有耐心;浮在水上的物體可以教你如何創造個人特有的浮力;動量守恆的碰撞實驗,提示你堅持留在正軌上的最佳辦法……物理定律提供美好、有組織的決策架構,還有令人安心的感覺——讓你知道人生並不全然是機率遊戲。

除了物理定律外,沒有更好用的人生模型。我們是由原子構成的,也應該依循它們的道理。如果依循另一套不同的規矩,就會零零落落、受盡挫折。人類無法違反物理定律,而且它們還可以把我們整垮,但只要別傻到去對抗它們,物理定律就不會對付你。事實上,如果你了解這些定律並善加運用,當你的美好人生奏起搖滾旋律時,它們還會舉起小小的螢光棒跟著一起唱。

看更多

試閱

07 大家的加速度都是一樣的:重力無所不在

第一天上路西鐸老師的物理課,他要我們叫他「教練」。他很認真地解釋說自己並不是要來教大家物理,然後評量有沒有學好,而是要帶領我們成為物理學的巨星。接下來,他要我們分組,拿著碼錶和皮尺測量重量加速度。

教練告訴大家,要用不同大小、不同質量的物體做實驗。我們把鞋子和鉛筆的重量記錄下來,乖乖地一個接一個讓它們從走廊掉到下面的庭院。碼錶準備妥當後,高喊「就位」,然後等到確定沒人經過,再喊「沒人了」。測量物體掉落的距離和時間,就能算出它的加速度。

我們知道,物體掉落的初速度為0。教練要我們算出一個重物在離手後,每秒會增加多少速度?比較輕的東西又是如何?等我們把答案全都算好,才發現這問題是個陷阱。每樣物品加速的速率都一樣,不管它的質量有多少,解答只有一個:9.8。意思是一件物品往地面掉落時,每秒會增加多少速度(公尺/秒)。 我們抗議:「羽毛和貓掉下來要比石頭慢得多。」教練的回答則是:「那是空氣阻力造成的結果。」貓掉下來的時候會把四肢伸展開來,像滑翔翼一樣,讓速度慢下來。要是沒有空氣的話,貓再怎麼伸展,也不過和狗一樣。沒錯——像隻狗。那真是對貓的嚴重侮辱。

路西鐸教練解釋,伽利略讓不同大小的砲彈從比薩斜塔掉落,證明了重力(你也可以叫它「引力」)是公平的。我們拿鞋子和鉛筆從高處落地,就能得到和伽利略一樣的發現。加速度都是一樣的。

除了公平,重力的頭腦也很單純,它不在乎其他特殊狀況。如果你手拿一顆子彈讓它往下墜,它會跟你用左輪槍在距地面相同高度射出的子彈同時落地。你射出的子彈一直往前飛,在落地之前水平走了一大段距離,但仍然會和從你手中掉落的子彈以相同的速率墜地。

伽利略是所謂的物理學教父,而第一位真正的物理學巨星是牛頓。說他是位巨星,因為他除了發明微積分,並為運動定律和重力下定義之外,還符合其他條件。他留了一頭長髮、脾氣相當暴躁,而且很好強、極富創意。另外,聽說他每回演講都要吃特定品牌的杏桃口味茶點和蘋果酒——但這項傳聞並沒有得到證實,我也沒實際見過牛頓演講的預約單。

就和每位傳奇人物一樣,巨星牛頓有好多小故事到處流傳,對錯無從證實。你可能聽過一個,就是他坐在蘋果樹下發生的事。有顆蘋果掉了下來,打在他的頭上,他開始思索那蘋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:有什麼力量作用在蘋果上嗎?宇宙中的每個地方都有相同的力在發揮作用嗎?

不管牛頓和蘋果究竟出了什麼事,但我們知道,在任何正常人早就把掉下來的蘋果拿去做蘋果派的時候,牛頓一再深入思索這個神奇的力量。他想出了重力的一般公式:宇宙中每個物體都會彼此吸引。這真是從掉落的蘋果跨出了一大步。每個物體都在拉其他物體?地球的質量在拉蘋果,但蘋果的質量也在拉地球嗎?沒錯,牛頓就是這麼說的。不過,既然各物體所展現的拉力和它的尺寸比正比,地球就不太會受蘋果那點質量影響。但另一方面,蘋果卻被用力地拉向地球。

那麼,如果相同質量的兩個物體彼此相吸會怎麼樣?擁擠的房間裡,你的質量對其他每個人都有作用,但為什麼你們不會撞成一堆?這麼說好了,由於物體都會互相吸引,而附近最大的物體要算是地球,因此地球吸住你的力量要比人與人之間相吸的力量大得多。

跟我們很小的身體或是小到不行的蘋果比起來,地球的質量實在是大到不像話。正因如此,能發生效用的似乎就只有朝向地球的拉力。

搖滾巨星善用重力

重力堅持對於所有質量一視同仁。下回你上臺演唱時,如果想做個耍帥丟麥克風的動作,或是想從舞臺往下跳進觀眾席的話,它可以助你一臂之力。

首先你要確定已經熟悉以下動作:雙手往身體兩側打開時,可以很快把無線麥克風從這手拋到另一手。你可以在家裡客廳先練習練習。

這動作很帥,而且相當容易,只要你能維持直視前方,只靠眼角餘光看到左右手。然後使勁一甩,讓麥克風從前方飛越。

接下來,從舞臺直直跳起,然後落地。如果你還是在客廳裡練習,那就從沙發上起跳。直直往下跳的同時,繼續把麥克風放在兩手之間來回拋;就跟你靜止站在舞臺上不動的時候一樣容易接住。你身體的質量雖然和麥克風不同,落下的速度卻是一模一樣。

你把麥克風從身體這邊水平拋往另一邊的時候,重力會在垂直方向施加它一貫的拉力,絲亳不去管水平方向發生了什麼事情。像這樣做事真是心無旁騖。所以說,假設你有辦法在一次跳躍中把麥克風來回拋好幾趟,只要兩腳一樣跳起,一樣落地,絕對都能穩穩接住麥克風,而且看起來真的是酷斃了。整個程序就像這樣:唱─跳─拋─拋─落地─合音─從前排蹬回臺上─唱─合音─大結尾。重力和前排觀眾都會幫你的忙。

狙擊手的科學

有經驗的長距離射手十分熟悉重力的影響。他們知道,當子彈「咻」地飛往目標時,彈道會漸漸往下掉。如果是近距離射擊,子彈落下的時間有限,重力的作用也就能略而不計(別講太大聲,重力不喜歡被忽略)。但如果目標很遠,重力就有時間對子彈施展加速度,並且累積成實際的垂直距離。

如果你正準備營救被某個小島暴君抓去的人質,了解重力的這項特性會對你們很有幫助。舉例來說,你和隊員一直在監視囚禁人質的那幢小屋。人質用化妝鏡對你發送摩斯密碼。他們表示:過得還算不錯,只是每天見到荒唐暴君誇張的髮型卻要忍住不笑比較難。你們相距110公尺,你已經準備好要救出人質,卻不太確定怎麼做。夜幕低垂,人質發出「熄燈」的信號,你知道他們需要把外頭的燈弄熄,黑漆漆的才好逃命。你無法靠近電源,所以必須把建築物前方的探照燈打滅。

就你所知,距離是110公尺,而你發射的子彈會以每秒914公尺的速度飛出去,很快地把單位轉換一下,算出子彈的飛行時間大概是0.12秒。在這0.12秒當中,重力會把子彈往下拉7.06公分。於是你瞄準探照燈上方七、八公分的位置,把燈打壞,人質們拚命從裡頭逃出來。

由於暴君堅持守衛跑的時候頭不能亂動,而且脖子要挺直,因此人質們很輕易就能跑得比衛兵還快,逃到安全地帶(當然,你也可以直接射衛兵,不過那不好玩。被迫像鴕鳥一樣跑步已經算是懲罰了)。

力場的影響:無處可躲

考量重力影響的時候,可以用重力場來想像,不過這並不是什麼真正的場地,比較像是影響範圍。譬如說地球表面,很明顯是一個受地球質量所造成重力場影響很深的地方。地球的重力作用會往太空延伸出去——太陽、木星還有所有其他行星都一樣。離那些拉著我們的大東西越遠,重力就會越弱,因此我們站在地表上的時候,木星的重力作用就可以忽略不計。在地球表面受地球重力場的影響最大,當我們跳舞或踩著高跟鞋走路時,也只需要考慮這項。

當某個男人帶著濃濃的古龍水味走進房間時,我就會想起「場」和「作用力」。越是靠近那男人(古龍水香味的來源),越能聞出混合了佛手柑與杜松的香氣。如果你走到離他較遠的位置,仍然待在古龍水的場中,就只能嗅出一點高調的橙香。如果所有人都離開那房間,只剩那男人獨自一人調整著袖扣,請問古龍水的場還在不在?就和重力場一樣,答案是:還在。場一直都在;只不過沒人體驗到它的作用。

生活物理學:人人都受重力作用

每次上物理課,路西鐸教練就會選一位同學,要他把上次作業的答案告訴大家。被挑中的同學可以從教室四面都有的黑板中選一塊,用公式、箭頭和火柴人圖畫寫出答案。如果被點到的同學不知道答案,班上其他人可以出聲,告訴他數字和公式。教練只有在全班都卡住的時候才會幫我們解決問題。

每天我都看著同學站在黑板前:卡洛琳矯正過的牙齒整整齊齊、萊恩全家去夏威夷度假回來曬得黑亮、吉兒的香奈兒包包上掛著積架跑車鑰匙。他們努力弄懂行星的軌道運行、花式滑冰,或是加速前進的競速雪橇,但有時候我會比他們更早知道答案。我有種感覺,即使這些人似乎在人生的道路上占了先機,重力還是會拉著他們往下。也許我們生在不同的家庭背景,卻還是要接受同樣的宇宙定律。在黑板上或生活中弄懂這些定律,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簡單的事。

在黑板計算的時候,不管是誰,只要用到重力,都是同樣的數字:9.8公尺/秒2。這世上還有重力,以同樣的加速度拉著萬事萬物,毫不妥協。它就像學生餐廳裡的安妮修女一樣——不能插隊,也沒有免費的冰淇淋。

回到高一,上《新約》課的時候,艾蓮諾修女就說過:「我們都以為自己受的苦最深。」她看著教室裡的每一個人,同學們的表情裡連一絲懷疑都沒有。不管艾蓮諾修女或聖保祿說過什麼,我很確定自己承受的要比其他同學更多。如果是孤兒院或貧困的鄉下出身,這我當然比不過,但在這教室絕對無人能及。然而,到了四年級,我已經知道同學們過的日子未必比我輕鬆。一位同學的弟弟得了白血病過世,另一個同學的爸媽在她高二時離婚,還有一位同學家裡宣告破產。我曾去過那幢豪宅,大廳放了一架平臺鋼琴,一進門就有水晶吊燈,卻因為沒錢付帳單而被水公司斷水。我們在她家後院、給妹妹用的嬰兒泳池裡洗手,她頭低低的不敢看我。隔年她就轉學了。

學校裡有好幾位女孩瘦到不行,結果開始掉髮,臉頰凹陷到恐怖的程度。她們午餐時只喝健怡可樂,骨瘦如柴的手指握著鉛筆,除了追求完美身材,又要追求好成績。

我開始構想一條相當冗長的等式,希望人的一生加加減減後還是可以平衡。等式的左邊是我還沒出生,生父就在越南為國捐軀;右邊是他的撫恤金成為女兒(也就是我)上大學的費用。再回等式左邊,我媽神祕的癲癇發作連醫生都束手無策;另一邊,她對我完全信任,讓我好幾次假冒她的簽名請假—這都是因為我能照顧自己才贏來的。這條冗長的等式一邊是好,一邊是壞,人的一生一定會平衡過來。如果沒有平衡,至少我知道好的或不好的我都遇過。

就算是最幸運的人也逃不過重力作用。當然,富二代可能有既美貌又具權勢的父母,可是你不也活得好好的嗎?也許他出生時含著金湯匙,而你只能唱〈金包銀〉,但是我們呱呱墜地時的加速度都是一樣的。

物理練習

一、假設你把0.9公斤的水球丟出窗外,1.5秒後才落地,請問爆開時的速度是多少?如果是6.4公斤的水球又如何?

加分題:你丟水球的窗戶高度是多少?

解答:0.9公斤的加速度是9.8公尺/秒2。也就是說,在空中每待1秒,速度就增加9.8公尺。水球飛行1.5秒的過程當中,會加速到1.5×9.8=14.7公尺/秒。6.4公斤的水球會以一模一樣的方式加速,當它落地砸破時的速度也一樣是14.7公尺/秒。

加分題答案:水球的速度從0加速到14.7公尺/秒,把14.7公尺/秒除以2就可以算出平均速度。把大約7.4公尺/秒的平均速度乘上飛行時間1.5秒,就可以算出窗戶高度約11公尺。最佳的丟水球高度。

二、伽利略贊同哥白尼所說「地球繞著太陽轉」的說法,而與天主教會的「天動說」有所衝突。由於教會認為我們所處的這個地球是神所創造、偉大且榮耀宇宙的中心,因此「地動說」實為大逆不道(一九九二年,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伽利略「遭錯誤定罪」,用我的話來說就是:嗯,對,我們搞錯了,糟糕)。

已知太陽的尺寸(巨大)、地球的尺寸(沒那麼巨大),以及無所不在的重力。那麼,為什麼會是地球繞太陽轉,而不是反過來?

解答:所有行星都繞著太陽系的質量中心打轉。由於太陽是我們這個太陽系裡最大的天體,也就表示它很靠近這質量中心,行星才會這樣轉圈圈。所有質量都會彼此施加引力互拉,但這場拔河最後是質量大的獲勝,質量較小的動得多,質量大的動得少。

行星也是一樣。它們對太陽質量的反應很明顯,而太陽對於其他行星質量的反應微乎其微。談到引力的時候,噸位決定一切。大隻佬獲勝。

試著做做看!

叫一個朋友騎著摩托車直接衝出碼頭。確定駕駛並沒有往上或往下傾斜,而是水平向前衝。當摩托車離開碼頭的同時,拿一顆小石子往外丟。哪個會先落水?

解答:它們會同時撞擊水面,以及,打119求救!你怎麼可以叫朋友做這種事?你怎麼沒想到運用這種說服他人的能力做些有意義的事情,像是鼓勵別人去捐血?或者,下次你只需要拿一大一小兩顆石頭從碼頭往外丟,就能看著它們同時落水。

close
貨到通知

clo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