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自我照顧,到自我實現《微儀式》《你生而為山,何必是朵花?》
從自我照顧,到自我實現《微儀式》《你生而為山,何必是朵花?》
close
商品編號:W0000318

從自我照顧,到自我實現《微儀式》《你生而為山,何必是朵花?》

作者原文名 장재열
出版社 書活網
出版日 2025-07-24
定價 $660
優惠價 75折 $495
  • 分享至
數量
加入購物車

內容簡介

微儀式:小事帶來不可思議的改變

人生會因為非常細小的事情而崩潰,
但也會因為非常細小的事情而改變。

原子習慣》簡易實踐版!
一個微小、毫不費力的動作或行為,天天做,就形成了微儀式。
10年時間、4萬4千案例精心釀就,為你帶來巨大力量的21個微儀式! 

想要重新擁抱只成長、不倦怠的自己嗎?
現在就開始重組設計,為你生命帶來驚人質變的微儀式吧 

★臨床心理師、企業講師/蘇益賢——專文推薦

★正向心理學作家/劉軒、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/丁菱娟、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、臨床心理師/劉仲彬、極簡生活家/Kasin、心靈保養 YouTuber/Blaire Chen、圖文創作者/有隻兔子、作家/30節約男子、圖文部落客/金子小姐、YouTuber/末羊子——神奇推薦!

★各界好評推薦——

.微儀式雖然「微」,卻不表示它不具有力量。只要持之以恆,即便只是小小的行為,也能產生巨大的影響。小雖小,卻可以很有力量。誠摯推薦本書,給已經累到沒有力氣做太多事情,可是還是想好好照顧自己的讀者。
——臨床心理師、企業講師/蘇益賢 

.起床後把棉被鋪好、替自己泡一杯冰冰涼涼的鮮奶茶,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鼓舞自己的微小儀式,啟動了一天的美好,這本《微儀式》提供了許多微儀式的靈感,讓我們從生活中慢下來,找到自己安定身心的力量吧!
——極簡生活家/Kasin 

.透過簡單、有意識的小行為,就能讓內心更安定,成為心靈的支柱。微儀式雖然看似不起眼,卻能帶來很大的轉變。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那些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,渴望找到平衡的你。
——圖文部落客/金子小姐 

★讀者佳評如潮——

.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它告訴你「該做什麼」。

.讓我了解到日常生活那些一再反覆的瑣碎小事其實是很重要的,這是一本對每個人都很有益的書。

.為了用僅剩一點的力量恢復到原來的力量,最需要的就是在日常中就可以嘗試的微小但有用的方法,簡單的事也能掀起大變化,令人感動。

.這本書透過很多實例分享,讓人很容易產生共鳴,也介紹能夠改變現在疲憊狀態的方法,並幫助實踐。

.從小事開始慢慢感受到的恢復,反而感覺更舒服,更治癒,推薦給所有疲憊不堪的人。

.睡前,我在記事本上畫了一條線。令人感動的是,即使如此簡單的任務也有人遇到困難,即使如此簡單的任務也能引起巨大的波瀾。

.比起其他為育兒媽媽看的書,我更喜歡這本,因為有可以在現實中適用的解方,讓我覺得實用。

.我厭倦了成長。儘管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,但有時我還是覺得自己落後於別人。起初,我很好奇什麼是微儀式,所以我打開了這本書。它幫助我如何找到自己的重心。

.書的內容並不難,作者自己的經驗、他人的事例,都讓我太有同感了!微儀式真的是值得一試,每一個都很值得執行,它讓我的生活開始發生很棒的微小變化。

【內容簡介】

在跑步機時代,儘管全力奔走,卻仍常停留在原地,
當心力耗盡、當工作倦怠時,讓「微儀式」帶你走出困局! 

「微儀式」是什麼?

可能是在紙上或手機上的記事本上畫一條線,有時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瑣碎行為,例如折棉被、光腳走路、抄寫帶給你勇氣的佳句、閱讀一行吸引你目光的字句、起床後對自己說一句鼓勵的話等。一件每天都會做的小事,成為了一種「微儀式」,就算只剩一點點力氣,也可以毫無負擔地輕鬆執行。短時間看起來沒什麼變化,但當所有瑣碎小事聚集在一起,將會累積成比想像中更大的力量。

作者自幼被老師、同儕排擠,備受挫折,在不自覺中罹患憂鬱症,出社會後又受心魔困擾,被診斷出職業倦怠症伴隨憂鬱症,換了好幾個諮商師,病情卻始終沒有好轉。最後,在一位諮商師的建議下,他開始了「自問自答寫作」並創立部落格,結果卻吸引了上百位同樣深受心理困擾的陌生人來信訴說煩惱,進而意外展開為青少年排憂解勞的工作。

他以10年時間與4萬4千名個案相會,並設計出21種「微儀式」,幫助許多人在身心疲憊、內心不安時,重新拾回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。

 

你生而為山,何必是朵花?:不順從不內耗,外婆教我的人生課

你可以不順從,但要活得燦爛!
你不必是一朵花,但要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!
這是外婆教我的人生課,使我越活越精彩的一堂課。 

外婆用自己走過的路告訴我:
生命的力量來自不順從,活出自我才是對生命最好的餽贈;
成長,才是對惡意最好的回擊。
別內耗、別自責、別取悅,只需做自己就好。 

你生而為山,何拘為一朵花?
你生而有翼,何願一生匍匐? 

在我心中,外婆一直是山一樣的存在。
山穩穩地立在那裡,是因為她擁有平靜與力量。

飛鳥停在山巔,是因為牠相信自己的翅膀。

因為外婆,我也有了一雙翅膀,
助我掙脫世俗的枷鎖,活出恣意瀟灑的人生。 

「該怎麼介紹我的外婆呢?

27歲時,她用娘家陪嫁的公寓開夜校,教女性識字、珠算,提升謀生技能;
48歲時,她帶頭反抗家暴;
58歲時,她收留逃家女人,讓她們學技術、找工作,這件事直到她走不動路才停下來;
86歲時,她幫被家暴的鐘點工阿姨打離婚官司……」 

作者外婆成長於一個由女性當家的經商家族,從小受到不同於一般家庭的「尊重人性」的教育,以致於別人都在讀書時,她沉浸在熱愛的音樂上;別人都選擇門當戶對的婚姻,她卻嫁給了家道中落的外公。外婆一生坦蕩,在近90年的歲月裡始終對人性保持通透,對人生覺醒,從不內耗、自責,更不會盲目取悅別人。

外婆走進她的成長,帶領她脫離困境。外婆的言傳身教彷彿有著無窮的生命力,影響作者至今。本書將外婆的生活智慧、人生金句、精彩故事,搭配作者的心理學專業,引領讀者探索自我、擺脫內耗及人際困擾,激勵每個人保持純真和善良的同時,不失邊界感和底線,活出像外婆般毫不內耗又清醒恣意的人生。

全書內容不只關乎親情,也關乎人性、認知、交友、生存、強者文化、創傷、獨立、工作、金錢、教育、成功、心理勵志等重要的人生課題,是每個人都該擁有的自我養成指南。

本書特色:

★「豆瓣讀書」超過1700則好評;微信讀書達22000點評、熱搜榜第一。
★給現代人的自我養成書,從此覺醒地活著!

  • 覺醒推薦 §

諮商心理師、暢銷書作家/陳志恆
山隱中的療癒師、故事療癒作家/周志建
暢銷書作家/黃淑文
小小PETIT無毒指甲油創辦人/村子裡的凱莉哥 

本書金句:

◆內耗就如一塊橡皮擦,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反覆摩擦,最後擦掉了真正的自己。
◆別人打你,你還要管他手疼不疼嗎?千萬不要濫用你的善良。
◆無論什麼時候,人都要靠實力說話。成長是最好的復仇。
◆你的善良要留給值得的人,想犧牲你的人絕不會因為你懂事就心慈手軟,他們只會因為畏懼付出的代價而收手。
◆千萬不要把選擇權交給別人,否則一不如意,就把責任推給其他人——「都是你讓我怎樣的」,這會讓你變得軟弱。
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和你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。任何人的話都要想一想,他們能從這個結果中獲得什麼,你能獲得什麼,權衡一下你更看重什麼,再做出自己的決定。
◆要求別人無私,實質上就是一種自私。
◆容易被騙的地方就是你執著的地方,也是容易使你痛苦的地方。
◆人際交往的本質是價值交換,你首先要看看自己有什麼可以交換的。不要讓別人總是免費從你這裡拿到好處。
◆隨便買便宜東西,錢會不知道花到哪去了,留不下來,用兩次就不喜歡,單次使用成本更高。認真選擇好東西,物盡其用,每次用都很稱心。

看更多

規格

商品編號:W0000318
看更多

試閱

微儀式:小事帶來不可思議的改變

序 給生活在跑步機時代的你

在成功心法、成為富翁的方法等自我啟發類書籍成為出版界主流的時代,「用這樣的想法寫文章有意義嗎?」我有過這樣的懷疑,也不想為了大勢所趨而寫出暢銷但不符合我要求的文章—我不想用刺激某人的不安文字句來賣書。所以徵詢身邊前輩的意見,其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。

「與其馬上寫書,不如堅持做十年的諮詢師,好好地在你的本業上努力。你所做的諮詢工作就是累積照亮世界的資料。所以,在累積超過上萬單位的數據之後,看著這些,某一天就會知道該對世界說什麼了。」

這是以「Mind Miner」而廣為人知的宋吉永博士說的話。

隨著時間的流逝,我不知不覺已經進行了近十年的諮詢工作,大約見過四萬四千多人,在這個過程中,真的開始一點一點地看到了世界。在此期間,腦海中最常浮現的一句話是「真是個像跑步機一樣的時代」—一休息就會怕落後,所以不敢停下來,但就算努力生活也只是原地踏步。

在成長和過勞等關鍵詞同時增加的諷刺時代,大家都有穩住心靈重心嗎?大家都有按照自己的速度生活嗎?

對於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來說,也許比成功法更重要的是「不失去我的節奏」,無論你有多麼強烈的渴望和目標,如果總是過度發揮、不斷被消耗殆盡,就會離目標越來越遠,最終無法跑完全程。就像在馬拉松比賽上因為焦慮,初期選擇快速衝刺,到後期卻漸漸無力而不得不棄權一樣,為了不失去自己的節奏,我們需要什麼呢?

大家可以試著回答以下問題:

.如何不被不安所動搖、穩定心靈的重心呢?

.如何克服「只有我落後」的感覺、以自己的速度生活呢?

.在過勞期到來之際,有沒有能代替逃避、好好恢復的方法呢?

看到每一章結束時,大家就能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。不是我告訴你的,而是透過我的提問和引導,也許可以發現屬於自己的健康恢復「微儀式」。這裡的「微儀式」是指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,但只要堅持實行,就會為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的意識習慣。不是像每天都要檢查並努力的課題,而是在不知不覺中,就可以習慣的「非常瑣碎的行為」。

我之所以如此集中於「瑣碎」,是因為聽了四萬四千人的故事後發現一個共同點:「人生會因為非常小的事情而崩潰,但也會因為非常小的事情而改變」。雖然短時間看不出來,但我想給大家看日常生活中,自然滲透、小而大的波長,以及細微的力量。因此,書名也取為《微儀式》。

在本書中,我們將集中於更小、更瑣碎的「微儀式」,並一步一步地介紹。每項微儀式都是我和前來諮詢的人們一起實踐過的,中間經歷了哪些變化、發生了什麼軼事,我都會毫無保留地告訴大家。

像書中的人們一樣,大家的人生中也會經常出現崩潰、停滯、恢復、變化的瞬間,這本書介紹的二十一個微儀式將成為你的領跑者。不要太著急,也不要太猶豫,以自己的速度,最終會幫助自己接近想要的目標—無論是物質上的成功、精神上的幸福或是平安。

所有瑣碎小事聚集在一起,累積成比想像中更大的旅程,現在讓我們一起走下去吧!

 

你生而為山,何必是朵花?:不順從不內耗,外婆教我的人生課

前言       
我的外婆,從不內耗

我時常會想起外婆,她是個非常特別的存在,雖然她身材嬌小,我小時候卻覺得她像山一樣高大,充滿力量。我的父母對我非常嚴厲,幼年時我只有寒暑假可以去外婆家,她簡樸的家在我心裡彷彿是自由的聖殿。每當我遇到困難去找外婆時,她總有辦法巧妙解決。不知從何時起,「內耗」成了一個熱門詞,很多人都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,失去了行動力。外婆若在世,她應該是不能理解這個詞的,因為她決策、行動向來乾脆,好像永遠有著無窮的生命力。

外婆出生於一個企業家家庭,她的同學是四大家族的小姐。外婆總顯得特立獨行,當時別的兄弟姐妹都乖乖讀書,去上了頂尖大學,她卻非要學音樂;大家都選擇了門第相當的對象,她卻非要嫁給當時已經家道中落的外公;結婚時娘家在上海為她買下四層公寓,她卻用這個公寓開起了夜校,教工人識字、珠算。

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,外婆自從嫁給外公後,就跟隨外公從大上海跑到貧窮省分工作,進了一所學校。當時的校長欺負她,剋扣她的薪資,於是她到處寫信申訴,甚至反映到國務院,還收到了國務院的回信,支持她維護權益。從此,校長再不敢招惹她。然而,等到後來校長落難,要求她在校長的資料上簽字時,她卻拒絕了,理由是她「記性太差,不記得了」,其實是她不願落井下石。

作為一所以學生打架頻傳而聞名的中學教務主任,外婆跟學生們關係很好,獲得了學生們的愛戴和擁護。

外婆的另一個特別之處是心態年輕。

七十三歲時,只會幾個單字(如:「你好」「謝謝」這類),她就敢一個人帶著兩個巨大的行李箱跑到加拿大住了半年。

八十六歲時,一次次幫助遭遇家暴的鐘點工阿姨找律師打官司。

八十八歲時,因為我一直不結婚,就問我是不是喜歡女孩子,並表示這種情況在加拿大很常見,她尊重我的選擇,還將我的一個朋友誤解為我的「女朋友」,拜託她好好照顧我,弄得對方哭笑不得,繼而又很感動外婆對我的關心。

八十九歲時,外婆摔了一跤住進醫院,與隔壁床病人的看護阿姨相談甚歡,看護阿姨被隔壁床病人家屬欺負時,外婆為她打抱不平。對方回擊時,外婆不慌不忙笑咪咪地說:「我上去之後(指上天堂)會保佑你們的。」對方便不敢再說半句。

外婆一直到生命最後,出門前都要仔細搭配絲巾和口紅,化妝半小時。

外婆的行動力也特別強,她想到一件事,就一定要去做,絕不等待。以前我一直覺得那是一種魯莽,後來才明白,這實則是一種智慧。因為生活中的變數實在太多,機會稍縱即逝,願望隨時間的流逝也會變質,所以要活在當下,盡力抓住此刻。

外婆的一生都在做加法:在活著這個基本前提下,她會盡量把握住可以把握的部分。所有的經歷,都是一種收穫。

而絕大多數人的人生理念,是做減法:先預設一種完美順遂的路徑,所有可能遭遇的挫折都是潛在的損失,在這個邏輯前提下,人就會患得患失,瞻前顧後,陷入內耗。內耗就如一塊橡皮擦,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反覆摩擦,最後擦掉了真正的自己。

外婆的這些人生智慧,源自她對自己的信任和喜愛。因為她發自內心地喜歡自己,相信自己是好的、優秀的,是值得信賴的,所以才能勇敢地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。遇到困難時絕不氣餒,會尋找任何可以借助的力量和方法,不斷嘗試。成功了,就會形成正向反饋,鼓勵自己進行下一次挑戰。我曾經問過外婆有沒有什麼遺憾的事情,她聽到後非常驚訝:

「為什麼要有遺憾呢?想做就去做嘛。」

「那如果結果不好呢?」

「至少我知道結果了嘛。至少我這一輩子,都會很精彩。」

我試圖將外婆告訴我的道理和她的人生故事記錄下來,但這些不過是她人生河流中的吉光片羽,遠不能展現她所有的風采。當我想把這些故事凝結成一本書的時候,一個難題擺在我眼前:零散的故事之間要用何種邏輯串聯?正如我從記憶的沙灘中收集了無數片美麗的貝殼,如何才能串成一條優雅別緻的項鍊?

我一直試圖想出辦法,卻始終不得要領。

突然有一天,我看到一位農人正在救助一棵樹,頓時領悟,人生不正如一棵樹嗎?受傷了,需要先修剪掉那些壞死的部分(認知覺醒);然後,構建自己的防禦罩(自我保護);在安全、放鬆的環境下尋求內在發展(學會鬆弛);默默扎根,積蓄養分,療癒修復(身心發展);隨著能量的積累,我們才有力量、有勇氣將枝葉探出保護罩,與外界產生聯結(人際交往)。當真切的、略帶殘酷的風霜雨露打在身上時,卻也是海因茲·科胡特(Heinz Kohut)所說的「恰到好處的挫折」,在磨礪中成長,我們將變得更強韌。

當強健、平靜、有力,達到內外的統一與和諧時,我們就成為溫暖的、飽含生命力的模樣,這也是成長本來的樣子。本書就是按照這樣的脈絡來組織內容的。

人生路漫漫,道阻且長,願我們都能成為像外婆那樣坦蕩快樂的人。

在我心中,外婆一直是山一樣的存在。

山穩穩地立在那裡,是因為她擁有平靜與力量。

飛鳥停在山巔,是因為她相信自己的翅膀。

你生而為山,何拘為一朵花?
你生而有翼,何願一生匍匐?

close
貨到通知

close